“每一隻五彩斑斓的蝴蝶背後,都有毛毛蟲的醜陋與痛楚;我願做一隻破繭成蝶的毛毛蟲,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披荊斬棘,逆風飛翔!”——這是東蘭縣紀委監委駐巴疇鄉安桃村第一書記毛照鮮的座右銘。因為姓“毛”,也因為将安桃村視為自己的家,他在安桃村有很多個與毛毛蟲有關的昵稱。
他是群衆眼中的“毛毛蟲弟弟”
安桃村韓下屯貧困戶韋名傑叫他“毛毛蟲弟弟”。韋名傑和愛人韋乜團今年均已68歲,膝下兩個女兒均已經外嫁,且經濟狀況均不好。韋名傑一家祖祖輩輩居住在風雨飄搖的泥瓦房裡,缺資金、缺勞動力、路不通,韋名傑的安居夢成了壓在毛照鮮心坎上的石頭。加之,由于居住的老屋離水泥路尚有300米距離,材料的二次運輸隻能靠馬馱,運輸費用比較貴。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為韋名傑申請了一個農村危房改造的指标,同時他還加了韋名傑的兩個女兒為微信好友,反複動員她們共同捐資幫助家裡修建房子,兩個女兒最終同意每人出資1萬元。他又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韋名傑設計房屋,配套有廚房、衛生間,布局合理,還開列了預算方案。然後親自找來施工隊施工,聯系馬匹來運輸建築材料,在危改資金尚未下達之前,他和幾名村幹部還自己掏腰包為韋名傑墊付資金,幫助韋名傑建成了56平米的穩固樓房,終于圓了韋名傑的安居夢。
為了弄江屯五保戶韋聯芬的新房,他帶領村委幹部以及施工隊揮汗如雨;為了拉甫屯韋聯儀家安上門窗,毛照鮮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為了韋乜利、韋聯安等戶享受農村低保,他四處奔走搜集材料……。
他是老人們眼中的“毛毛蟲寶寶”
在安桃村老人的眼裡,毛照鮮是可愛的“毛毛蟲寶寶”。弄江屯的貧困戶韋名立80高齡,他對來到家裡走訪的毛照鮮說:“小毛,春耕到了,能不能幫助我們提供些化肥呢?”他親切地回答:“老人家,您放心,您的情況我會向上級反映,并想辦法幫您解決的。”随後,他立即向後援單位申請到一批化肥物資支援村裡的所有的貧困戶。在他的大力協調下,幾年來,後援單位累計為安桃村130多個貧困戶共發放化肥24.7噸,折合人民币5.57萬元。
2019年元月8日,南方陰雨連綿,寒風刺骨,困難群衆是否都穿能夠穿得暖?天寒路滑,毛照鮮一大早扛着一大包禦寒衣物行走到江安屯年邁的韋乜能、韋乜煉以及殘疾人施彩紅的家中,給她們送上了棉衣,老人們拉着“毛毛蟲寶寶”的手,熱淚盈眶。
駐村3年來,他組織發動幫扶幹部捐獻扶貧款項共計1.38萬元,争取後援單位支援村委辦公經費共計4.8萬元、捐贈會議室桌椅27套及其他辦公設備,聯系縣直相關單位捐贈1套音響設備、辦公電腦3套。為安桃村的各項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是孩子們眼中的“毛毛蟲叔叔”
他是安桃村孩子們眼中可親的“毛毛蟲叔叔”。毛照鮮和村裡的孩子們玩成一片。哪家孩子上了哪所大學,什麼時候該申請哪類補貼,他的心裡有一本明白賬,每到開學季他總是想方設法以各種方式提醒孩子們。弄納屯的韋選超頑皮可愛,隻是不願上學。毛毛蟲叔叔一次次上門動員,并親自開車将他送到了長江鎮中學。
江安屯是安桃村最貧窮落後的自然屯之一,江安屯到村級主要道路距離2.9公裡,江安屯的群衆要到巴疇鄉趕集,孩子們要上學隻能沿着一條彎曲的泥濘小路走到村主道,又彎又陡的土坡路要走1個半小時。毛照鮮反複到縣裡有關部門聯系,多次組織村民為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帶路勘察。每當天黑,毛照鮮就開始上門做群衆的思想工作。項目竣工後,現在就讀于縣民族中學的學生韋卓君激動地說:“屯裡通水泥路了!以後我們上學再也不用這麼辛苦了,感謝毛叔叔為我們解決這個大問題。”如今,村民們隻需驅車10分鐘就到了巴疇鄉集市上。
駐村以來,毛照鮮為群衆辦了大量的實事好事,群衆或多或少會送來些答謝的東西。“我隻是做了些我應該做的事情,群衆的一針一線都不能拿。”毛照鮮這麼回答群衆。弄江屯到坡純屯的公路修建好了,在驗收簽字的時候,老闆送來了一條“藍龍”香煙,毛照鮮嚴辭拒絕了。五保戶韋聯芬的房子建起來了,為了答謝毛照鮮的反複協調幫助,給他送來了一隻雞,也被拒絕了。
駐村以來,毛照鮮先後聯系到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新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處(含綜合辦公樓1棟3層450平米、文化舞台、宣傳欄、燈光球場等),新建或硬化道路23條總計30.42公裡,新建橋梁2座總長42米,完成集中供水項目16處,新建家庭水櫃17個,改造村級衛生室1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0戶。
在他的帶領下,2016年至2018年底,全村共減貧人口427人,貧困發生率從19%降到了2.74%,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安桃村2018年底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他本人獲得河池市2016-2017年度“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榮譽稱号,連續三年被評為縣級優秀駐村工作隊員。(東蘭縣紀委監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