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首都師範大學蹤訓國教授應邀做客我院“望道大講堂”,開展了題為“制度轉型與‘賦聖’崛起”的講座。講座由龍文玲教授主持,學院相關師生參加本次學術活動,線上200餘人觀看。

蹤教授的講座,圍繞“什麼是賦,賦的基本特征”“誰是‘賦聖’”“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利弊”“‘賦聖’崛起與制度轉型的關系”等主題展開。通過梳理學界不同觀點,将司馬相如及其賦創作放到其所處時代的制度轉型背景中,對其《子虛上林賦》文本進行詳細剖析,并結合屈原、宋玉等作家作品加以考察,證明了司馬相如是将賦體文學推向了頂峰的優秀作家,堪稱“賦聖”;《子虛上林賦》反映了西漢帝國從分封制走向郡縣制、從諸侯割據走向天下一統的重大曆史轉變,歌頌了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曆史進步,是賦史上的頂峰之作。文學家隻有将自己的文學創作、文學活動與時代洪流相契合,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曆史、無愧于文學發展演進的經典之作。講座最後,蹤教授還圍繞相關問題與我院師生展開了深入交流。
蹤教授立足于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問題,從經典作家作品入手,條分縷析,娓娓道來。其紮實的文獻功底,敏銳的學術眼光,宏觀把握與微觀辨析相結合的學術風範,給我院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