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組織生活 > 正文

攜手•伴讀∣文學本科第二黨支部讀書活動“曬一曬”作品展(十)

2023-08-13 作者:文學本科第二黨支部 編輯: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黨建 點擊量:

楊碩:珍惜當下,感恩先輩——晚明世情小說《弁而钗》(節選)

讀書學習,了解過去,了解遠方,方知當下的生活有多麼幸福,心中唯有不盡的感恩。

閱讀晚明世情小說《弁而钗》,了解城市下層兒童的悲慘遭遇和良賤制度對人的摧殘與損害,不禁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閱讀《伊利亞特》,赫克托爾一家的無奈令人心痛不已,和平來之不易,每個人都應當珍惜和平、維護和平。閱讀《為摩澤爾記者的辯護》,方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發展與傳播之不易,作為青年學生,應當認真學習先進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思維體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閱讀與思考,是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熹有言:“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隻有把閱讀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真知,才能理解生活,才能滿懷激情地奮鬥。

 

馬藝甯:談藝·啟示——讀《談藝錄》有感(節選)

讀《談藝錄》,除了書中的内容給了我很大震撼外,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錢鐘書先生的高深的學問境界和最純粹的學者精神,這給我們當今的文學研究帶來很大的啟發,也是我覺得《談藝錄》是一本啟示錄的重要原因。錢先生高深的學問境界和純粹的學者精神令我動容的同時,也讓我想到我們當今社會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隻為博眼球的無良的新聞報道,學術不端、論文抄襲現象,低俗作品的出版……我們應當反思,應當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其實,錢鐘書先生已經給了我們解決這種種問題的方法,他嚴謹的學術态度、認真執着的探究拷問精神與敢于創新的勇氣值得每一個文學工作者學習。

 

高怡:以心中的光明照亮現實的黑暗——讀《推拿》有感(節選)

《推拿》以樸實的語言還原了盲人的内心世界,其實他們的生活就和健全人一樣,平淡中帶着酸甜苦辣,生活中帶着美好的理想,為人處世中帶着豐富的人生哲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希望過着簡簡單單、幸福快樂的生活,過多的關注、窺伺與不必要的憐憫是對他們生活的打擾。唯一不同的是我們是用眼睛看世界,他們是用内心感受世界。人人都需要尊嚴,盲人更加需要,我們不能因為盲人身體上有殘缺,就對他們擺出一種同情憐憫的态度,擊破他們的自尊,在認識尊嚴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的尊嚴同樣可貴。

 

黃盈盈:讀《談藝錄》有感(節選)

《談藝錄》是錢鐘書先生嘔心瀝血,耗費巨大精力創作而成的一部文學著作,該書體系龐大,邏輯嚴謹,是一部集中國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一部廣泛用采西方人文、社會科學新學來诠評中國古典詩學詩意的書。通過閱讀這本書籍,我得到了一些體悟。

這本著作内容精細,覆蓋面積廣闊,給讀者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範式。錢鐘書先生博覽群書,證引古今中外裡的大量資料,對國内外著作進行查漏補缺,訂正,圓融貫通各家學派的思想,賦予了這本著作豐富的思想底蘊,能夠讓讀者更進一步融合各家學說,擺脫狹隘和單一的思想,産生奇妙的新思。并且錢鐘書先生在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古籍,且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遺補,為後來的學者進行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例證。

 

林宸:才學膽識,以成創見——讀錢锺書《談藝錄》有感(節選)

錢老的“才學膽識”,其于《談藝錄》中展現出的淵雅浩博的學力與洞微燭隐、老吏斷獄的眼力,以及“打通”中西古今諸學的境界,或許吾輩隻可景仰而難企及。然而我以為,雖然《談藝錄》中積累之深厚、學識之廣博、思維之奇躍、觀點之創辟,正若秋水,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難以盡飲入腹,但後人如能取一瓢以内化為己之所有,便若饑餒者得厚餐飽食,盡得餍足之感。正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且以書中所學,以資無涯之生。

 

時亦文:《俠客行》作品賞析(節選)

俠這一形象在李白的創作後逐漸在文學作品中多了起來。在唐傳奇中俠義人物成了小說中的一類重要人物,這些俠士多是扶危濟貧、除暴安良、潇灑不羁的形象。這些俠士形象不僅為唐傳奇的文學創作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影響了後世小說創作的人物形象塑造,即使在當代的文學創作中我們依然也可以看到李白《俠客行》的影響。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曾經這樣評價《俠客行》一詩:“千載之下讀來 , 英銳之氣, 兀自虎虎有威。”,在這樣的贊歎下,他直接将《俠客行》作為自己小說的題目,并且在他創作的其他武俠小說的人物角色中,都或多或少的體現了《俠客行》中豪放不羁、一諾千金、重義輕利等俠義精神。

 

淩靜怡:批判精神——讀《談藝錄》有感(節選)

批評前賢時,堅持一分為二的兩點論,既不全盤否定,又不全盤肯定。如分析比較陸遊和楊萬裡時,他認為陸詩萬首傳誦人間,影響遠遠大于楊萬裡,而楊詩“孤行天壤數百年,幾乎索解人不得。”但他同時又肯定了楊萬裡承認自己學唐詩的坦誠老實的品格,嚴厲批評了陸遊矯情造作,不肯承認學唐詩的品行:“誠齋肯說學唐詩,放翁時時作喬作衙态,此又二人心術口業之異也。”

在大膽批判他人的同時,并沒有忘記自我批判。他不斷對前書的疏漏和失誤進行坦率地檢讨,言詞十分誠懇,如“餘少年學問寡陋、”“餘少見多怪耳、”“餘皮相而等同之、”“餘淺見妄言”、“詞氣率略、鄙意未申”等等。正因為具有這種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态度,錢鐘書的學識才如百川歸海,逐步形成“蔚為大觀”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