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組織生活 > 正文

攜手•伴讀∣文學本科第二黨支部讀書活動“曬一曬”作品展(九)

2023-08-10 作者:文學本科第二黨支部 編輯: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黨建 點擊量:

1.溫霞:簡析《天上再見》中創傷書寫(節選)

《天上再見》以一戰為背景,以一起震驚法國全國的烈士紀念碑詐騙案為線索,講述了兩名退伍士兵向金錢至上,拜金未俗的欲望世界發起複仇的黑色幽默故事。它是典型的戰争題材小說,但是全文差不多3/4的内容都是在講述戰争之後的故事,刻畫主人公在戰争中受到傷害後對内心世界産生的影響,以及他們在戰後的生活。在《天上再見》中,創傷書寫源自其創傷經驗,主要集中表現為戰争帶來的創傷、家庭帶來的創傷和社會帶來的創傷。

 

2.王少帥:《長恨歌》的上海空間叙事與王琦瑤(節選)

王绮瑤從主觀上有着一般弄堂女孩所不具有的膽量和勇氣,走出弄堂進入城市,在看似單純的空間變化裡隐藏了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澀,她的命運和從弄堂裡帶出的蘊藉細膩的美一直都與她選擇的城市空間相排斥。城市讓女性擺脫了農業文明的倫理苛求,更多地接納了她們的美貌、智慧和自主意識。王安憶曾說:“要寫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大的委屈,上海也給了她們最好的舞台,讓她們施展身手……要說上海的故事也是有英雄,她們才是。”站在弄堂的王琦瑤總在幻想城市,但王安憶對主人公的塑造是現實的,摒棄了虛幻的愛與美,并不讓女性活在完美的城市裡。王琦瑤就是這樣一個“不自覺”地選擇走進現實空間的“悲劇英雄”,其中的矛盾真實地反映女性對待命運的沖動和深沉的無奈。

 

3.黃瓊豔:讀喬納森•卡勒《當代學術入門 文學理論》(節選)

談論文學,就一定會說到修辭。喬納森指出“詩歌與修辭學相關:它是使用大最修辭手段的語言,并且是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而且白從柏拉圖從他的理想國中把詩人排除掉之後,每當詩歌受到攻擊和诋毀的時候,它總是被作為具有欺騙性或者吹毛求疵的修辭學,說它誤導公衆,并誘使他們産生非分的奢望。”我也認為修辭,無論在文學創作上,還是日常與人的交談中,都有着相當重要的地位,使用頻率也很高。正如作者所說的“比喻一直被認為是語言和想像的基礎,這是因為它符合認識過程的規律,面不是沒有根基和華而不實的,但是它的文學力量還是要依賴它的不協調性。”

 

4.張珍:祈念進行時——讀《祈念守護人》有感(節選)

祈念,并不是隻能借助神楠的力量,與人面對面,心緒照樣可以傳遞,願意陪伴與交流,“念”依舊可向我們湧來。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語言無法表達,我們能用念來寄托,面對親情,多些耐心,多點陪伴,永遠不要忘記,我們記住就是永生。祈念是種寄托也是一種得到,被寄托的不甘與遺憾,就是一代又一代得到的被傳承的念。

我們現實沒有神楠,但不妨多多陪伴親人,耐心傾聽,用心感受,當我們與他們面對面時,感受心緒的傳遞,就是專屬于我們的祈念進行時。

 

5.潘歡歡:《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讀書心得(節選)

安東尼·吉登斯通過梳理馬克思,塗爾幹,韋伯三人的社會學理論,對馬克思、韋伯、塗爾幹的學術進行綜合論述,對比分析三人學術觀點的異同,條理清晰,有利于幫助讀者了解三個人的思想,這本書也是作者對三個人社會學理論的反思,具有創新性。《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一共有四篇十五個章節,分别詳細地介紹了馬克思、塗爾幹、韋伯三個人的著作,并分析了這三個人的思想。第一篇介紹的是馬克思,作者把馬克思曆史唯物主義、生産關系與階級結構、資本主義發展理論分為三個章節進行具體論述。

 

6.鞠幸圓:人性的探索,讓光打進來---讀《惡意》有感(節選)

因為你好,你對我好,所以我恨你。東野圭吾的《惡意》讓人讀完内心不禁唏噓,讀完這句話頓感脊背發涼。世間存在着一種惡意,這種惡意它本身是毫無任何意義的,書中兇手的惡意從一開始就被蒙上一層面紗,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深入,慢慢掀開兇手的面紗,直視兇手,這也是一場冒險。看過黑暗,光顯得是那樣難得,這也是我這篇讀書心得想表達的,既然見過黑暗,知道他的恐懼與可怕,那就去黑暗的洞穴裡尋找光明,讓光打進來,黑暗便不再是黑暗,這也不再是我們的宿命。

 

7.呂子怡:讀《小團圓》有感(節選)

但凡提到張愛玲,總繞不開她的情史。

但這樣的愛的來源并非是毫無蹤迹的,反倒在她的一生中沒有不顧一切的愛上這樣一個人才稀奇。她的原生家庭待她實在太刻薄了些。但她又實在敏感,這是她才華的一部分。這樣敏感又缺愛的性子究竟會愛上怎樣一個人呢?他至少應該尊重她,足夠欣賞她的才華,包容她古怪的性子。《小團圓》是一本自傳體小說,寫出來時據它真實隐喻的那段故事已經過去太多年了。我不知道這過程中的描寫經過了多少潤色,但越是潤色,便說明她筆下的邵之雍越是接近她心目中最完美的伴侶,屬于成熟男性所擁有的特質在邵之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我對其中兩句有所理解,同大家一起分享。

 

8.郭夢秋:《中國美學史大綱》之中國美學與哲學發展的統一性(節選)

讀完葉朗先生的《中國美學史大綱》最大的感受是學美學不單單隻是學美學,還有與之一體的思想的延續和發展,我們大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從橫向上來看,中國美學史不僅包含各個時期的美學理論和美學思想,還包含了藝術、文學、建築等各門藝術史,也就是以藝術作品為依托,注重情感體驗,注重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悟,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來體味美學的意境。縱向上來看,中國美學史則是中國哲學史的轉化和發展,在中國的大部分哲人的思想中幾乎都能提煉出美學的思想。

 

9.劉秋方:讀《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節選)

撒哈拉沙漠是三毛的夢中情人,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她在沙漠中經曆了、艱辛了、收獲了、成長了。她在書中落筆的文字演繹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将一種精神文明注入讀者腦海,讓讀者的思緒随着撒哈拉沙漠的風在天地之間自由自在翺翔。

三毛用自己的行動讓生命旅程中每一步走過的路都充滿意義,也啟示我們要保持樂觀和勇氣,去追求心中想要的生活,成為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