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杏花村村長,人稱“陳鐵面”,早年因處理村務公正無私而赢得村民的尊敬與贊譽。
但歲月流轉,權力的腐蝕逐漸侵蝕了他的初心,那份曾經的剛正不阿漸漸被個人的私欲所取代。
每當夜幕降臨,老陳的家中不時迎來一些“神秘”的訪客,他們或是提着昂貴的禮品,或是暗藏紅包,隻為在村裡的項目分配、資源獲取上得到老陳的“特殊照顧”。老陳表面客氣地推辭,内心卻早已盤算着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換取更多的利益。
一日,村中孤寡老人李大媽步履蹒跚地找到老陳,眼中滿是期待與無助。她顫巍巍地對老陳說:“陳村長啊,我家的房子漏得不成樣子了,晚上都睡不成覺,您看看能不能給我申請危房改造補助修修房呀?”
老陳聽後,臉上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故作嚴肅地說:“李大媽,您的情況我已經了解,我會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為您辦理,保證公正無私。”
李大媽聽了,感激涕零,連聲道謝:“那真是太好了,您真是我們的好村長啊!”
然而,數周過去,補助之事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李大媽心急如焚,再次上門詢問:“陳村長,我那修房子的錢,您給申請得怎麼樣了?”
老陳故作沉吟,眉頭緊鎖:“李大媽,這事兒挺麻煩的,村尾張大爺家也申請了危房改造,現在村委也還在合計着呢。我呢,是一直在給您關注這事兒,使勁兒幫您呢。但您也知道,現在辦點事不容易,要是您能……就是稍微意思意思,說不定能更快幫您把這事兒給辦了。”
李大媽無奈表示,家中赤貧實在沒有東西來打點,隻能失望而歸。
與此同時,村中流言四起,關于老陳“門好進,事難成”的說法愈演愈烈。村民王老漢憤憤不平地對鄰居說:“哼,我算是看明白了,這老陳啊,現在就是個‘假鐵面’,不給好處,啥事都辦不成!”
鄰居聞言,也是搖頭歎息:“是啊,村尾張老漢家給送了禮,他家的補助就下來了,這世道,真是……”
不久後,縣委巡察組抵達杏花村開展巡察工作,村民們本以為這是揭露老陳罪行的契機,但出于種種顧慮,竟無人敢站出來舉報。老陳見狀,心中暗自得意,甚至在村裡舉辦了一場名為“感恩宴”的宴席,企圖借此機會平息民憤,鞏固自己的地位。酒桌上,老陳故作誠懇,向村民們舉杯緻意:“鄉親們,我老陳一直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雖偶有疏忽,但心始終是為大家好。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苦衷,繼續支持我的工作。”
村民們面面相觑,有的沉默不語,有的低聲議論。這時,一位年輕的後生挺身而出,直指老陳的虛僞與貪婪。他言辭激烈,要求老陳正視自己的錯誤,以真誠的态度面對村民。此言一出,舉座嘩然,老陳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但他很快恢複了鎮定,試圖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真相。然而,随着調查的深入,老陳的違法違紀行為逐漸浮出水面。
面對确鑿的證據和村民們的指責,老陳終于低下了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悔恨地說:“我錯了,我不應該以權謀私,不應該吃拿卡要,我愧對大家的信任,更愧對‘鐵面’這個稱号……”
村中老人歎道:“做人處事,貴在光明磊落,心懷坦蕩。一旦以私欲蒙蔽雙眼,行那見不得光之事,無異于自掘墳墓,終難逃正義之譴責。”(桂林市紀委監委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