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是牽動記憶的日子,也是鄉愁迫近、年味漸濃的日子。“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這一句話,寄寓了古今多少人在臘八就開始盼年、盼團圓的美好心願。
臘八節,一碗臘八粥,那裡面蘊含了勤勞、樸實。做一碗臘八粥,往往需要糯米、薏米、小米、花生米、黑芝麻、核桃、紅棗、桂圓等等,進行混合搭配,多者有八九樣,少的隻三至五樣,每一樣,或是自家農田地裡收獲的莊稼果實,或者是屋前門後果樹上打下來的果實,又或者是母親在圩上挑選回來的配料“補齊”。這些飽滿的果實,讓人想到五谷豐登,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父母這一輩在一碗臘八粥之中,告訴了我們:勤勞才能所有獲,節儉才能過好日子,餐桌上簡單樸素的一碗小食,返璞歸真的食材,也是靜好的生活品質。
臘八節,一碗臘八粥,那裡面蘊含了細緻、嚴謹。做臘八粥有一定的技術,其中,必須要有的是細緻的心思、嚴謹的規程。因為細緻,才能夠在衆多小小的搭配食材中,挑出不好的,保留優質的,以免少部分的不好食材壞了一鍋粥。因為嚴謹,才能夠掌握好臘八粥的“熬制”火候,哪些食材是頭一天夜裡就要用泉水泡好的,哪些食材是在當日什麼時候添加進去的,第一道關口要放多少水量,在熬制過程中什麼時候攪拌粥鍋等等,母親用細緻入微的細心、一絲不苟的耐心,告訴了我們:不但是做一碗臘八粥需要這樣,做人做事也需要這樣的品質,唯有堅持精益求精,細緻嚴謹,才能夠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臘八節,一碗臘八粥,那裡面蘊含了寬濟、樂善。寒冷的天氣,我曾見過當年鐵騎滾滾歸鄉的大軍,他們在陌生的地方短暫停留,在驿站的時候,有那麼一碗熱氣騰騰、香稠爽滑的臘八粥,讓他們長途之行得以暖和,如今,這支大軍已經消失了,他們或者自駕車或者坐上了動車歸來。我也曾見過在臘八節這個日子裡,有仁愛者為外賣小哥、環衛工人送上臘八粥,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挂念着他們、尊重他們,向默默無聞的勞動者緻敬。一碗臘八粥,诠釋人間溫度,如同一股股堅強抵禦凜冽寒意的暖流。
記憶中的臘八粥,永遠也揮之不去,深深地烙印于我的心中,恒久不變,絢爛如同繁花。(貴港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