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鄉人民政府青年幹部劉承因工作能力突出被縣紀委監委借調到信訪室跟班學習。
能借調到縣紀委監委對劉承來說是一件好事,不僅緩解了他來回奔波家庭和單位的壓力,還為他提供了更好的學習平台,他很是珍惜這個機會。
不久,這一消息便在家族群傳開了,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隻有大伯心裡默默打起了小算盤。
幾天後,大伯拎了一大袋水果和牛奶來到劉承家。
“大伯,來就來了,怎麼還拿這麼多東西,吃飯了嗎?”劉承一邊熱情詢問一邊招呼大伯進門。
“吃過了,久不見了,難得來一次縣城過來串會兒門。”大伯回應道。
短暫的噓寒問暖後,大伯緩緩地喝了口茶,點了支煙,臉上開始有了愁容。
“劉承啊,我之前在村裡當隊長的時候,做每一件事都是在為村民着想的呀,可不知道得罪了誰,竟向你們紀委舉報我 。”大伯越說越激動。
劉承聽後沉思了片刻。他知道,大伯在村裡擔任隊長時,确實做了很多實事,但有少部分的人對大伯存在一些誤解,任勞任怨的他也從來不向村民抱怨。
“大伯,我知道您那幾年很辛苦,一心一意為村裡辦事。”
“是呀,屯裡大大小小的事我都親力親為,自問沒有哪裡對不起大家的,但被人舉報這件事在我心裡真的像根刺一樣。”大伯說着有些哽咽。
“大伯,紀委同志不是在查清事實後在村民大會上為您做了澄清正名了嗎?這說明呀,您在大家心裡還是幹幹淨淨的。”
去年,大伯被人舉報優親厚友幫助自家的親戚優先申請家庭飲水水櫃,紀委同志介入調查後發現該戶确實符合申報條件,舉報不實,便在村民大會上為大伯公開做了公開澄清正名。
“雖然紀委為我證明了清白,但紮在心裡的那根刺還隐隐作痛。你......能不能幫我查查是誰舉報了我?”大伯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試探性地說。
一圈一圈吐出來的煙,阻隔了劉承和大伯,在朦朦胧胧的煙霧裡劉承陷入了兩難。
送走了大伯後,劉承度過了無比煎熬的一夜。以前讀書的時候家裡比較困難,大伯接濟了不少,偷偷看一下舉報人是誰應該也不會有人知道,幫還是不幫呢?工作紀律和親情在劉承心裡幹架了一夜,仍無法決出“勝負”。
第二天,精神不振的劉承拖着一身的疲憊到信訪室上班,來來回回地在信訪舉報檔案櫃前走動。
他知道隻要自己翻開檔案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舉報人,大伯的心裡就會舒服一些,而工作紀律也會在那一刻被他丢棄。
工作紀律……親情……在劉承腦海裡輪番呐喊。
“同志,你好!”“同志……”來訪的群衆在接待窗口叫劉承,臉上寫滿了焦急。
“同志”二字給了劉承當頭棒喝,他看了看來訪的群衆,是啊!人民群衆有信訪舉報的權利,作為接訪人員,要保護他們的權利和隐私,自己是黨的幹部,怎麼能徇私情呢?他摸了摸别在胸口的黨徽,心中已然有了決定。
“你好,請問......”劉承立馬調整入工作狀态接待來訪的群衆。
後來,在同事、領導和家人的開導和激勵下,大伯再次參加的這次的隊長選舉,并以高票數赢得群衆的支持,當選隊長。
劉承也因業務能力強、作風正,被正式調到縣紀委工作。(鳳山縣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