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鄧志琴校長,蒙山縣長坪瑤族鄉的瑤胞們都為她點贊,稱她為“校長媽媽”。28年來,她堅定執着,深深紮根瑤鄉,把青春年華無私奉獻給了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她愛生如子,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給了學生;她恪守為師之道,私心與公義,她分得很清,教師底線,她守得很牢。鄧志琴2023年獲評廣西勤廉先進個人,2024年被授予“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号。
鄧志琴是土生土長的長坪瑤族鄉人。1996年,21歲的鄧志琴從師範學校畢業,同學們都往城裡走,她卻選擇回到家鄉,拿起教鞭,成了母校的一名代課教師,月薪隻有100多元。
以前長坪瑤族鄉交通不便,外出都需要翻山越嶺,走幾個小時的山路,但這樣艱苦的環境絲毫沒有動搖鄧志琴的決心。她走遍了長坪所有村寨拜訪老瑤民,研究瑤語和普通話特點,花了足足兩年時間,終于編撰出一套瑤語教材。别開生面、易教易學的瑤語、普通話“雙語”教學新模式讓孩子們擺脫了學習困境,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盡管鄧志琴的家距離學校隻有幾分鐘的路程,但她仍長期堅持住校,和學生吃住在一起,把母親般的愛無私地給予孩子們。2020年,鄧志琴擔任長坪民族小學校長。她說:“這些年,我也不是沒機會離開,可是每當看見在我們的努力下,孩子們原本暗淡的眼睛裡重新光亮起來,我就明白了自己堅守的價值。”
每到新學期開學,學校都要對家庭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申請工作進行審核。
有一年,鄧志琴的堂姐想給自己不符合條件的兒子申請生活費補助,她來找鄧志琴“幫忙”。誰知她剛開口,鄧志琴就把申請書給撂到一邊,明确表示不予辦理。“丢了面子”的堂姐在辦公室大罵鄧志琴不念親情。
在長坪民族小學,人财物管理規範透明。大到公用經費、營養餐補貼、評優評先名額,小到辦公耗材采購,都必須經過教師代表會議集體審議并進行公示。
“就算是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本作業簿,賬目也要清清楚楚。”鄧志琴說,“不能讓教育這塊‘淨土’受到污染!”
700米,是長坪民族小學的海拔;28年,是鄧志琴堅守高山、教書育人的悠長歲月。
現在長坪瑤族鄉修通水泥公路,建起嶄新的教學樓,實現多媒體教學,适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辍學率“清零”,鄧志琴真正實現了“一個都不能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