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學院

當前位置: 首頁 > 清廉學院 > 勤廉榜樣 > 正文

以脫貧為新起點接續奮進鄉村振興——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

2022-09-12 作者:恭城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 編輯: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紀委 點擊量:

  “脫貧工作取得的成果,我們要感恩中國共産黨,感恩黨的扶貧好方略好政策。是黨培育出來的一批幫扶好幹部,是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我隻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而已。在接下來的鄉村振興工作中,我們将繼續努力,為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而努力奮鬥,以優異的成績回饋黨的關懷,用實際行動感黨恩。”恭城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在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号後樸實地對記者說。


  趙進忠,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現年58歲,2005年至今擔任崇嶺村黨支部書記。在崇嶺村脫貧攻堅過程中,他堅持奮鬥,一路幫扶,用他的行動為崇嶺村的脫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用他的“三勤三廉”,化作對崇嶺村的深深熱愛,情系崇嶺發展,情系崇嶺村民。真正诠釋了一個共産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2021年2月26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趙進忠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獎。在這獎章榮譽的背後,有着趙進忠帶領群衆脫貧緻富的艱辛過往和偉大奉獻。


以脫貧為新起點接續奮進鄉村振興——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

趙進忠獲獎回鄉,村民們夾道歡迎


  崇嶺村是蓮花鎮的8個貧困村之一,基礎條件差,産業結構單一,經濟落後,群衆生活困難。面對這種情況,趙進忠認為,唯有勤奮,才能改變現狀,才能後起而勃發。


  李居香是崇嶺村孔裡屯人,因出生在岩洞之中被稱為“岩洞女孩”。由于父親生病,母親又是殘疾人,一家人住在岩洞中勉強度日,生活極度困難。2005年,趙進忠剛被選為村支部書記便去實地了解情況。在岩洞中,看着小香天真無邪的眼神,他難過至極,徹夜未眠,下決心要為李居香一家改善生活條件。


  由于交通落後,自己又不會騎車,趙進忠頂着炎炎烈日,步行十多公裡到鎮上,再轉車到縣城,找政府領導,找企業單位,找愛心人士。在他的努力下,政府按政策救助、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出錢出力,再加上他自己出錢資助,李居香一家終于住進了水泥磚房,得以順利上學。十多年過去了,在趙進忠的跟蹤幫扶下,“岩洞女孩”如願考上了大學,現就讀于梧州學院,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


  黃新強是崇嶺老村黃姓家族中出的第一個大學生。他的父親重度癱瘓,母親在放牛時不慎摔斷腿,黃新強的大哥為供弟弟讀書,辍學回家種地。趙進忠見一家人住在茅草樹皮房中,内心難受,便四處走動幫忙,為黃新強的大哥尋找工作,又說動縣黨史辦和一家企業一起資助黃新強讀書,再找有關部門幫他們家建新房,為他家人申請了“低保”。


  現在的黃新強,是恭城中學的一名高中生物老師,肩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用行動回饋社會。2014年他舉行婚禮,專門從老家請了趙進忠參加。宴席上,黃新強講:“過去我窮到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是趙書記鼓勵我,幫助我,送我讀書,才有了今天的我,所以今天我把趙書記請來,請他坐在我父母該坐的位置,以示尊重和感恩……”黃新強與妻子的第一杯喜酒,敬給了趙進忠。


以脫貧為新起點接續奮進鄉村振興——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

趙進忠在貧困戶李居香家裡進行幫扶指導 

 
  趙進忠明白,自己的村子之所以是貧困村,就是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缺少與外界的交流。村民思想閉塞,農産品運不出去,老闆也不願意來,經濟陷入惡性循環。“要想富,先修路”,但對于貧困村來說,資金短缺是修路的最大難題,為此,他厚着臉皮到處去“讨錢,讨項目”。


  為了争取修路資金,趙進忠幾乎跑遍了縣裡的所有機關單位。一次不行,就去兩次,多次還不行,就換個單位接着跑,落下了“厚臉皮”書記的稱号。縣裡很多單位的領導一看到“厚臉皮”書記就想“躲”,但最終還是被他“逮住”拿出了資助款。憑着這股“厚臉皮”韌勁,他牽頭為崇嶺村改擴建道路20多條,硬化道路20多公裡,實現了村村通水泥硬化路,趙進忠也被大家稱為“修路狂人”。


  2012年起,因常年辛勤奔波,趙進忠偶爾頭痛且伴有耳鳴狀況,他不以為意,隻靠吃些止痛藥緩解。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後,為了使整村順利脫貧摘帽,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任務,趙進忠起早貪黑地工作。他穿梭于村裡的每戶貧困戶的家中,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解決貧困戶的住房問題;他遊走在村裡每一條道路的建設現場,規劃、籌資、建設産業;他穿行在每個飲水工程建設的地點,找水源,鋪管道……


  由于過度操勞,他的頭疼耳鳴情況愈加頻繁,為避免情況加劇,醫生建議其多加休息,禁止其頻繁服用止痛藥。但為了整村如期順利脫貧摘帽,他仍在辦公桌抽屜和工作包裡放有止痛藥。2020年,在整村脫貧的前夕,趙進忠因過于辛勞導緻耳膜穿孔,左耳永遠失去了聽力。


以脫貧為新起點接續奮進鄉村振興——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

趙進忠指導村民修路


  崇嶺村有5個片區,12個自然村,18個生産隊,各屯情況不一,村民素質參差不一,有的村屯之間還存在着曆史糾紛。要全面統籌均衡各屯發展,是個大難題。面對這種情況,趙進忠知道,唯有廉潔,才能顧全大局,謀得發展。


  2012年春節期間,縣領導到趙進忠家裡進行村幹部慰問,因雨天,路陡又滑,汽車幾次打滑,需要步行到趙進忠家。領導打趣地對他說:“你這個村支書怎麼當的,當了六七年書記,連自己家門口的路都修不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單位贊助20噸水泥給你,你把家門口的路修好。”原是句玩笑話,趙進忠卻滿口答應。過了半年,趙進忠将撥下的水泥款用在崇嶺的老村屯和澇水屯的兩處陡坡,方便村民運輸柿子。


  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趙進忠每年都召集全村代表商讨村級發展事宜,制定了村“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讨論每年的項目申報。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全村發展。通過向大家細緻耐心地講原因,講政策,讓各片區村民明白村級發展總規劃。


  趙進忠把自己所在的屯要修的道路排在了規劃的最後,并表示,隻有把其他片區的路修好,我才有資格修自己的路,否則,我這個書記就不合格。他為謀大局,先人後己,凝聚了全村的人心和力量,共建崇嶺一條心。


  2017年6月,趙進忠的兒媳剖腹産得一女,由于女嬰情況不甚理想,先後由縣級轉至市級共五個醫院住院治療,前後曆時3個多月,并動了緊急手術,個人支付部分醫療費達7萬多元,但情況仍未見好轉。在此期間,有人建議其在網上發起“輕松籌”,接受愛心人士的捐助,但他拒絕了,表示自家能克服困難。鎮工作組想幫他申請“臨時救助”,他委婉地謝絕了,他總說:“我們還行”。


  趙進忠以自己的行動,樹立了“遇事先靠己”的榜樣,教育了自己的子女,激勵着那些他曾幫助過的貧困戶。


以脫貧為新起點接續奮進鄉村振興——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崇嶺村黨支部書記趙進忠

趙進忠拟寫集體經濟發展計劃


  在趙進忠的帶領下,崇嶺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事業正蒸蒸日上。截至目前,該村5個片區都建有标準化籃球場;新建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并投入使用,新修建蟠龍、澇水、新村、老村、南坪、銅鑼等多個人飲工程解決村民飲水難題,修建水渠5000多米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完成危房改造160多戶新建産業示範基地一個,發展甜柿種植300多畝,新種柑橘400多畝等等。2020年,崇嶺村順利完成全面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