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客座教授黃鳳顯在我院做了題為“屈原的‘壹志’及其‘獨醒’‘獨清’”的學術講座。龍文玲教授主持講座,數十名師生參加。

黃鳳顯教授從屈原的“壹志”展開分析,批駁學術界對屈原的誤解和污名化現象。針對“屈原作品有幾何”及“屈原其人存否”的質疑,黃鳳顯教授從文獻記載、考古挖掘、學術風氣和學術研究方法這四個角度進行評析剝繭抽絲,明确指出屈原其人與其作品存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尤其是賈誼《吊屈原賦》、淮南王劉安編《楚辭》、王逸《楚辭章句》、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山東臨沂漢墓所出土竹簡,有力證明屈原本人的真實性。
黃鳳顯教授帶領學生解讀屈原作品《橘頌》《惜頌》《懷沙》《悲回風》,分析屈原拟作騷體賦的藝術魅力“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認為屈原的高雅藝術和高貴品格是不可複刻、值得推崇的,指出中國士大夫最難能可貴的品格就是愛國,也是屈原作品垂範後世之處。黃鳳顯教授手執經典,為同學們娓娓道來,與現場師生共品經典文化。
黃鳳顯教授還與師生就屈原楚辭與傩戲的關系、屈原作品高雅藝術魅力等問題進行交流。鼓勵大家立足經典,從《楚辭》、《詩經》等有經典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好好學習立世之才與修身之道。同學們表示非常期待黃鳳顯教授下次繼續講授屈原的“獨醒”“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