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滞,日用而不匮。”人文精神乃人類前行之根本,民族振興之基石。對于優秀的大學而言,人文精神更是其靈魂與血脈。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前身為成立于1936年的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文法學院文學系,著名學者陳望道、王士菁、秦似等曾先後出任系主任,陳寅恪、王力、逯欽立、沙少海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學者曾經于此任教。筚路藍縷,砥砺前行,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現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下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13年,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獲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學科;2019年,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挂牌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獲認定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學院下設四個研究所(中心):廣西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語言學研究中心、創意研究院;多個教學科研基地: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語言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與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共建)、廣西永福福壽文化研究基地,以及10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
學院教研團隊具備高職稱、高學曆、學緣廣泛、結構合理的特點,全職專任教師41人,其中教授15人,占比36.6%;副教授15人,占比36.6%;博士學曆教師占比92.6%。學科實力雄厚,教研成果突出,近五年在權威期刊《中國社會科學》《中國語文》《文學評論》《文學遺産》及其他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出版專著44部,獲教育部第八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21年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個重量級科研、教學成果獎項,專業核心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獲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漢語言文學專業簡介(學制4年、文學學士學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曆史悠久,積澱深厚。1972年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重設中文系,開設理論寫作、文學創作、新聞三個專業。1977年恢複高考後,文學創作專業更名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本專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9年入選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校級重點建設專業,2007年入選廣西優質專業,2014年成為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建設專業,2020年獲認定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本專業按照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内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秉持大融通的新文科發展理念,打造具有地域優勢、中國特色的專業平台,培養高層次、複合型“五有”領軍型人才(具有社會責任感、有創新精神、有實踐能力、有法治意識、有國際視野)。
培養目标
以精神靈魂塑造為核心,以文化浸染熏陶為方式,以能力鑄就強化為途徑,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和較高的文學修養,系統掌握中國語言文學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文學感悟能力、文獻典籍閱讀能力、審美鑒評能力、理論思維能力和運用漢語言進行高水平書面、口語表達的複合型人才。
核心課程
“寫作學概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中國文化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文獻學基礎”等。
特色課程
“語言與語言調查”“方言與地域文化”“茅盾文學獎作品研究”“唐宋詩詞鑒賞與批評”“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導論”“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等。
就業去向
本專業學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比例逐漸提升。近五年以來,研究生推免與考取的學校主要有: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
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适合在科研、教育機構、院校從事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黨務、文書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等行業從事語言文字、文化宣傳等工作,具有廣闊的就業選擇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制4年、文學學士學位)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從200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專業培養經驗;2009年獲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點,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5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
本專業按照澳门太阳集团9728网站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内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和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戰略,适應新形勢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能夠擔負起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文化交流傳播職責的高層次、複合型“五有”領軍型人才(具有社會責任感、有創新精神、有實踐能力、有法治意識、有國際視野)。
培養目标
本專業立足廣西,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緻力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能夠掌握語言理論、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等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一定的判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良好的創新能力,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及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勝任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推廣、漢語國際教育教學實踐、國際漢學研究、跨文化交際等相關工作的複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
“語言學概論”“漢語國際教育概論”“語言教學基本理論知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法”“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國文化概論”“跨文化交際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教育學”等。
特色課程
“第二外語(泰韓越南)”“現代語言學專題”“東南亞文化概論”“漢語教育技術”“中華才藝—書法/古筝/太極拳/民間音樂與傳統戲曲”等。
就業去向
本專業學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比例逐漸提升。近五年以來,研究生推免與考取的學校主要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
選擇直接就業的畢業生,适合在教育機構、科研院校從事研究和對外漢語教育教學工作;适合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黨務、文書和行政管理工作;适合在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等行業從事語言文字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關工作,也可在國内從事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工作,具有廣闊的就業選擇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